欢迎访问徐州天地岩土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又一“世界级地质历史遗迹”在铁路施工中被挖出,专家呼吁用法律保护我们的“地球密码”
发布时间:2019/4/17 15:45:03      点击次数:2264

1.jpg

近日,一个被专家称为“世界级地质历史遗迹”的岩溶洞穴被发现。

该溶洞位于渝怀铁路复线修建工程——铜仁九龙洞温泉段,是修建隧道时挖穿后被发现的。据报道,该工程已实施1年多,隧道已经铺设到三分之一的位置。

消息一出,众多洞穴探险爱好者和科学家再度呼吁加快洞穴保护相关立法。

一个意外发现的罕见石花洞

该溶洞的发现是一个意外。

昵称为“cium”的洞穴探险爱好者告诉《中国科学报》,他在前往位于江口县的一个洞穴考察途中,路经了渝怀铁路复线九龙洞温泉段,从一名施工工人口中得知,不远处隧道里就有一个溶洞,存在很多天然钟乳石。

于是,他临时决定先去隧道“看洞”。

初入洞内,“cium”目之所及“一片冰雪世界”,满眼晶莹剔透、各种形态奇妙的石花,大片保存完整的成絮块状的石花晶体附着在壁上,“大概有10余种,一些石花类型独一无二,还没有名字,有些只在洞穴书籍上见过”。

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教授、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远海得知后,连夜赶往现场开展洞穴测量工作。

初步测量结果如下:洞穴分为两层洞道,高差约22米,洞穴实测长度695.3米,铁道下方洞道长约100米,上方两段洞道长约600米,其中上层洞穴还有一竖井洞道。

此外,北支洞还有一竖井洞道,洞道深度和长度均有待进一步探测。

据介绍,洞穴内以各种石花为主,石钟乳堆积物出露表面积大约在1500平方米左右,石膏结晶体有3种分类堆积,其中一种呈长条晶体,在地面生长的石膏晶体为国内首次发现,为国内乃至世界同类型洞穴之罕见。

“与国内其他石花洞不同,这里尚未找到地下河流流动溶蚀的痕迹,只能找到从地表岩石到洞顶延伸不连续的裂痕。”谈及该溶洞成因,张远海告诉《中国科学报》,根据经验,可能是深部热水形成重力水沉积,随后又遭雨水淹没,洞腔密闭,之后在非重力水作用下形成大面积的文石花、石膏花、石膏棒状晶体,可通过碳、硫同位素进一步研究确定其深部岩溶成因,对沉积物类型进行详细调查。

2.jpg

恶性”买卖造成严重破坏

与石柱、石笋一样,石花也是岩溶洞穴生成物,是在经历漫长而又复杂的地质历史时期后所形成的洞穴及洞内次生化学沉积景观。

其呈丛花状、树枝状、针状碳酸钙晶体散布在洞壁和其他洞穴堆积物的表面。

目前,国内较著名的有北京石花洞、重庆武隆芙蓉洞。

“但铜仁石花洞在分布面积上比北京石花洞大,沉积类型丝毫不逊于重庆武隆的芙蓉洞,而且其分布密度是后者无法媲美的。”受访专家一致认为,铜仁石花洞凭借大量的石花堆积物完全具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条件。

“cium”在现场看到大量钟乳石已破损,部分石花碎落,“像积雪快融化的样子”。

事实上,这些破坏很常见。张远海曾在云南、广西、陕西等地调查,常常发现路边的溶洞、天坑变成垃圾场和厕所下水道。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外联合岩溶科考队队长田稚珩也说:“大量钟乳石被当地人在路边卖,像农村的集市一样。电商平台上,还在以公开方式销售。”

“有这么金贵吗?”田稚珩告诉《中国科学报》,他们曾收到这样的留言。“有人在路边见到便敲下来作纪念,有人直接当石膏用。很多人觉得这东西很普通、不值钱,却不知这是重要的地质遗迹。”

落后的地质遗迹保护

岩溶洞穴不仅具有旅游价值,还蕴含着地壳演化、气候变化等丰富的地球“密码”。

“我国没有一个洞穴保护的法律,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张远海说。

上世纪80年代末,广西、贵州等地买卖钟乳石现象十分严重,老一辈科学家呼吁立法进行保护。

此后,1984年,贵州发布《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岩溶洞穴的布告》;2002年,广西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钟乳石资源保护条例》,但执行力度不强。

“尽管我们在很多方面领先,但在重要地质遗迹的保护方面却落后很多年。”张远海建议,立法可参照文物保护相关法律,关键是要有约束力。贵州是溶洞大省,可以先做立法尝试,继而推广到全国。

此外,在工程实施前也要先请专家评估,再进行施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谭明在给《中国科学报》的回复邮件中表示,“毫无疑问,这种不可复制、不能再生的奇异地质景观必须以国家的名义和权威加以保护,没有商量余地!因为任何人造工程都是有价的,而它是无价的!”

“我国还有很多工程正在建设,一定还会挖到洞穴,发现可遇不可求的资源,如果能探索出一个更合适的方式处理类似情况,也许就是这次事件的意义所在。”田稚珩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铜仁石花洞已经采取封闭式保护,施工已暂停。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返回列表

您感兴趣的新闻

友情链接 :